半導體
美國價值超過20%可以免稅,川普「法外開恩」的人道走廊到底多寬?
台灣吃下32%比預期高非常非常多的關稅後,今天市場傳出川普「法外開恩」開了一條人道走廊:產品中只要US content value超過20%,可以免課關稅。 以「US content value」作為衡量基準,這在之前美國制裁中國半導體產業時,也常用這招。當時遊戲規則曾是外國產品含有美國價值10%或25%時,就無需受到EAR《出口管制條例》的限制,但當時的「US content value」的定義比較明確。
這次川普全球關稅大屠殺所開的「US content value」人道走廊,定義還未完全清晰,加上第二任的川帝這麼瘋癲,大家對「US content value」定義都不敢過於武斷樂觀。究竟「US content value」20%的免稅,是指made in USA? 還是made by US company? 還是transformed in USA(在美加工)? 人道走廊的寬度會差很多。
這裡我們比較認同會是嚴苛的標準made in USA,不然川普和美商務部長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外說台灣偷走美國晶片,商務部長前兩天又重複了一次:「我們所有電子產品都在台灣製造的,在9000 英里之外,川普要把製造業拉回美國。就像我們非常喜歡的iPhone,為什麼它們必須在台灣和中國製造? 為什麼美國不能用機器人技術製造呢? 川普要讓它們在美國製造。」
半導體晶片如果要看content value,確實毫無疑問多數是USA value。無論是Nvidia的GPU、蘋果在CPU等,從設計、IP、EDA、機台設備,甚至是部分材料等,多數是美商提供,只是不幸(what?????)晶片製造和封裝是在台灣,就究竟怎麼認定還要再看後續。不過,最後的US content value超過20%的認定應該是以最終整機組裝系統來看,像是以一支手機、AI伺服器來認定,會不會也要企業主張如何transformed in USA? 做了哪些加值?
另外,最後判斷標準是美國海關決定嗎? 還是商務部? 或是其他美國政府部門?(可是人不都被馬斯克裁光了,還有人可以做這麼複雜的審核嗎?? 結論只有一個:M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