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台積電不甩關稅陰霾,獨自升級調高全年營收成長至30%
連于慧 2025.7.17
2025年有各種陰霾籠罩台積電,包括「被強迫」擴大到投資去美國、年初一直傳被迫幫忙救英特爾,加上懸而未決的對等關稅和晶片關稅等政策、新台幣急速升值等不利因素下,台積電居然還是宣布上調全年營收,從年增25%調升到30%,市場直呼驚奇,魏哲家還「留一手」暗示:雖然對第四季看法比較保守,但如果機會來了,還是會緊緊抓住,再次挑戰新高標! 以下是今日台積電法說中的12個重點QA!
原本台積電預期2025年全年營收成長25%,今日宣布上調全年營收成長30%(以美元計價基礎),是看到什麼樂觀前景?
其實近期AI的發展軌跡,越來越有利於長期展望。大型語言模型處理文本詞元(token)數量的爆炸性增長,顯示AI模型的使用和導入正在增加,這意味著更多運算的需要,從而帶動對先進半導體的需求上升。再者,主權 AI(Sovereign AI)的需求同樣也是日益增加,這些對於台積電的3奈米和5奈米需求都非常強勁。
川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是否有影響AI客戶的下單需求?
並未看到下半年客戶的行為有任何改變。台積電了解關稅政策存在著不確定性和風險等潛在影響,尤其是消費者相關及價格敏感的終端市場。
那non-AI應用方面有沒有任何復甦跡象?
觀察到中國地區的補貼方案確實需求上修,但應該是屬於短期的現象。公司看法認為整體的non-AI應用終端市場在2025年溫和復甦。
Nvidia的H20獲得美國政府放行在中國銷售,可以帶給台積電什麼額外貢獻嗎?
魏哲家表示,H20恢復出貨在中國是很好的消息,因為中國是很大市場,台積電的客戶可以繼續供貨,對台積電而言就是好消息,只是現在評估影響還太早。
先進製程中,目前最緊俏的是哪一個製程?
Q:5奈米製程非常緊,因為很多AI產品仍在用4奈米製程(5奈米和4奈米屬於同一世代製程),未來2~3年才會轉進3奈米,而現在3奈米一樣很緊。基本上,7奈米、5奈米、4奈米、3奈米的先進製程產能都非常緊俏,台積電已經盡其所能在縮短需求和供給之間的差距。
人形機器人目前對台積電的貢獻顯著嗎?
魏哲家指出,「還太早了!」 因為人形機器人非常複雜,可能會先在醫療產業上實現。人形機器人系統整合相當複雜,比AI應用還要複雜許多,不但需要大腦,還要各種感測器包括影像、視覺、溫度等,將所有資料回傳到CPU,更要與人互動。魏哲家更透露,曾經有一個客戶在聊天時說:「電動車不算什麼,真正能改變未來的就是機器人!,魏哲家表示,很期待那天的到來。他也透露,這位客戶因為同時有電動車也有機器人,所以非常了解狀況。(這位客戶應該是馬斯克吧??!! 雖然同時有電動車和機器人的公司很多,但對這樣的趨勢有話語權並且會讓CC信服的,估計就是一龍馬了!)
第二季的毛利率相較第一季微幅下降至58.6%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匯率和海外廠的成本較高。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但這些影響有部份被高於預期的整體產能利用率和成本優化措施所抵消。
針對第三季的毛利率也預期會持續微幅下滑至56.5%,主要原因在於持續不利的匯率,加上日本熊本廠和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的產能進一步提升,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將更明顯。
台積電也強調,如之前預測,從2025年開始的未來5年,由於海外晶圓廠量產所導致的毛利率稀釋在初期的影響約為每年 2~3%,到了後期則擴大為 3~4%。因應方式除了美國逐漸擴大規模且改善成本結構之外,也會和供應鏈和客戶合作控管相關影響。(我來試圖翻譯:供應鏈砍價+客戶漲價)
2奈米製程(N2)初期會導入哪一項應用產品?
過去,新製程世代都會先導入手機,現在則是手機與HPC兩大項應用在2奈米製程的初期都會導入。台積電的2奈米在頭兩年的產品設計定案(tape outs)數量將高於3奈米和5奈米的同期,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會在2025 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同時,台積電也會推出N2P製程技術,作為N2家族的延伸,N2P 在 N2 的基礎上具備更佳的效能及功耗優勢,也同時會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和HPC上,N2P製程計畫在2026年下半年量產。
目前A16製程和A14製程的進度,以及超級電軌SPR技術的發展如何?
採用了超級電軌SPR(Super Power Rail)的 A16相較於 N2P,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8~10%,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15~20%,晶片密度提升7~10%。 台積電指出,A16 是具有複雜訊號佈線及密集供電網路的HPC產品的最佳解決方案,同樣將於2026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A14 將採用第二代奈米片電晶體結構。與 N2 相比,A14 將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 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率降低 25~30%;晶片密度提升約 20%。A14 預計於 2028 年開始量產。再者,針對A14製程,也預計在2029年推出採用超級電軌的方案。
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房的進度是否有變化?
如之前所言,台積電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產能將會有約30%來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成為一個在美國獨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聚落。
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已經在2024年第四季採用4奈米製程已量產,良率與台灣的晶圓廠相當。美國第二座晶圓廠將導致3奈米製程。第三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已經開始動工,由於客戶對AI相關的需求強勁,回提前幾季度加快生產。第四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而第五座和第六座晶圓廠則將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另外還計劃興建兩座新的先進封裝設施,以及設立一間研發中心,建立完善的AI供應鏈。
第三季財測展望?以及怎麼看第四季?
第三季財測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匯率從32元升至29元大關,同時下修毛利率區間至55.5%~57.5%,營收將介於318億美元~330億美金,約較第二季成長8%,年增38%。對於第四季,台積電坦言,會稍微保守一些,不確定性高,但魏哲家表示:「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會抓緊機會,再戰新高。」
匯率波動對於台積電財報的影響?
Q:新台幣是台積電所有財務報表的報導貨幣(reporting currency) 。公司的營收幾乎皆以美元計價,而約有75%的銷貨成本則是以新台幣計價。因此,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對營收和毛利率產生顯著影響。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之於營收的敏感度接近 100%。也就是說,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 1%,以新台幣計價的營收就會減少1%;而在相同的1% 匯率變動下,毛利率的敏感度則約為40個基點,也就是說,如果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1%,毛利率將下降約 40 個基點。
上次4月的法說會時,針對第二季的匯率展望是1:32.5,之後新台幣平均升值約 4.4%,因此,若以新台幣計,對第二季營收帶來4.4%減損,並使毛利率下降約180個基點。針對2025年第三季,台積電定錨在1:29,新台幣平均將再升值 6.6%,因此,若以新台幣計,第三季營收造成6.6%的負面影響,毛利率下降約260個基點。
新台幣5月從兌1美元的32元急升到29字頭,6月最後一天在央行強力干預下,最後仍收29.902元兌1美元,但台積電公布財報數字,續創史上最強第2季,似乎沒有看到匯損的影子(實際上,台積電第2季使用平均匯率31.05元兌1美元計算財報)。
2025年有各種陰霾籠罩台積電,包括「被強迫」擴大到投資去美國、年初一直傳被迫幫忙救英特爾,加上懸而未決的對等關稅和晶片關稅等政策、新台幣急速升值等不利因素下,台積電居然還是宣布上調全年營收,從年增25%調升到30%,市場直呼驚奇,魏哲家還「留一手」暗示:雖然對第四季看法比較保守,但如果機會來了,還是會緊緊抓住,再次挑戰新高標! 以下是今日台積電法說中的12個重點QA!
原本台積電預期2025年全年營收成長25%,今日宣布上調全年營收成長30%(以美元計價基礎),是看到什麼樂觀前景?
其實近期AI的發展軌跡,越來越有利於長期展望。大型語言模型處理文本詞元(token)數量的爆炸性增長,顯示AI模型的使用和導入正在增加,這意味著更多運算的需要,從而帶動對先進半導體的需求上升。再者,主權 AI(Sovereign AI)的需求同樣也是日益增加,這些對於台積電的3奈米和5奈米需求都非常強勁。
川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是否有影響AI客戶的下單需求?
並未看到下半年客戶的行為有任何改變。台積電了解關稅政策存在著不確定性和風險等潛在影響,尤其是消費者相關及價格敏感的終端市場。
那non-AI應用方面有沒有任何復甦跡象?
觀察到中國地區的補貼方案確實需求上修,但應該是屬於短期的現象。公司看法認為整體的non-AI應用終端市場在2025年溫和復甦。
Nvidia的H20獲得美國政府放行在中國銷售,可以帶給台積電什麼額外貢獻嗎?
魏哲家表示,H20恢復出貨在中國是很好的消息,因為中國是很大市場,台積電的客戶可以繼續供貨,對台積電而言就是好消息,只是現在評估影響還太早。
先進製程中,目前最緊俏的是哪一個製程?
Q:5奈米製程非常緊,因為很多AI產品仍在用4奈米製程(5奈米和4奈米屬於同一世代製程),未來2~3年才會轉進3奈米,而現在3奈米一樣很緊。基本上,7奈米、5奈米、4奈米、3奈米的先進製程產能都非常緊俏,台積電已經盡其所能在縮短需求和供給之間的差距。
人形機器人目前對台積電的貢獻顯著嗎?
魏哲家指出,「還太早了!」 因為人形機器人非常複雜,可能會先在醫療產業上實現。人形機器人系統整合相當複雜,比AI應用還要複雜許多,不但需要大腦,還要各種感測器包括影像、視覺、溫度等,將所有資料回傳到CPU,更要與人互動。魏哲家更透露,曾經有一個客戶在聊天時說:「電動車不算什麼,真正能改變未來的就是機器人!,魏哲家表示,很期待那天的到來。他也透露,這位客戶因為同時有電動車也有機器人,所以非常了解狀況。(這位客戶應該是馬斯克吧??!! 雖然同時有電動車和機器人的公司很多,但對這樣的趨勢有話語權並且會讓CC信服的,估計就是一龍馬了!)
第二季的毛利率相較第一季微幅下降至58.6%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匯率和海外廠的成本較高。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但這些影響有部份被高於預期的整體產能利用率和成本優化措施所抵消。
針對第三季的毛利率也預期會持續微幅下滑至56.5%,主要原因在於持續不利的匯率,加上日本熊本廠和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的產能進一步提升,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將更明顯。
台積電也強調,如之前預測,從2025年開始的未來5年,由於海外晶圓廠量產所導致的毛利率稀釋在初期的影響約為每年 2~3%,到了後期則擴大為 3~4%。因應方式除了美國逐漸擴大規模且改善成本結構之外,也會和供應鏈和客戶合作控管相關影響。(我來試圖翻譯:供應鏈砍價+客戶漲價)
2奈米製程(N2)初期會導入哪一項應用產品?
過去,新製程世代都會先導入手機,現在則是手機與HPC兩大項應用在2奈米製程的初期都會導入。台積電的2奈米在頭兩年的產品設計定案(tape outs)數量將高於3奈米和5奈米的同期,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會在2025 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同時,台積電也會推出N2P製程技術,作為N2家族的延伸,N2P 在 N2 的基礎上具備更佳的效能及功耗優勢,也同時會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和HPC上,N2P製程計畫在2026年下半年量產。
目前A16製程和A14製程的進度,以及超級電軌SPR技術的發展如何?
採用了超級電軌SPR(Super Power Rail)的 A16相較於 N2P,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8~10%,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15~20%,晶片密度提升7~10%。 台積電指出,A16 是具有複雜訊號佈線及密集供電網路的HPC產品的最佳解決方案,同樣將於2026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A14 將採用第二代奈米片電晶體結構。與 N2 相比,A14 將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 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率降低 25~30%;晶片密度提升約 20%。A14 預計於 2028 年開始量產。再者,針對A14製程,也預計在2029年推出採用超級電軌的方案。
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房的進度是否有變化?
如之前所言,台積電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產能將會有約30%來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成為一個在美國獨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聚落。
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已經在2024年第四季採用4奈米製程已量產,良率與台灣的晶圓廠相當。美國第二座晶圓廠將導致3奈米製程。第三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已經開始動工,由於客戶對AI相關的需求強勁,回提前幾季度加快生產。第四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而第五座和第六座晶圓廠則將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另外還計劃興建兩座新的先進封裝設施,以及設立一間研發中心,建立完善的AI供應鏈。
第三季財測展望?以及怎麼看第四季?
第三季財測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匯率從32元升至29元大關,同時下修毛利率區間至55.5%~57.5%,營收將介於318億美元~330億美金,約較第二季成長8%,年增38%。對於第四季,台積電坦言,會稍微保守一些,不確定性高,但魏哲家表示:「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會抓緊機會,再戰新高。」
匯率波動對於台積電財報的影響?
Q:新台幣是台積電所有財務報表的報導貨幣(reporting currency) 。公司的營收幾乎皆以美元計價,而約有75%的銷貨成本則是以新台幣計價。因此,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對營收和毛利率產生顯著影響。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之於營收的敏感度接近 100%。也就是說,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 1%,以新台幣計價的營收就會減少1%;而在相同的1% 匯率變動下,毛利率的敏感度則約為40個基點,也就是說,如果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1%,毛利率將下降約 40 個基點。
上次4月的法說會時,針對第二季的匯率展望是1:32.5,之後新台幣平均升值約 4.4%,因此,若以新台幣計,對第二季營收帶來4.4%減損,並使毛利率下降約180個基點。針對2025年第三季,台積電定錨在1:29,新台幣平均將再升值 6.6%,因此,若以新台幣計,第三季營收造成6.6%的負面影響,毛利率下降約260個基點。
新台幣5月從兌1美元的32元急升到29字頭,6月最後一天在央行強力干預下,最後仍收29.902元兌1美元,但台積電公布財報數字,續創史上最強第2季,似乎沒有看到匯損的影子(實際上,台積電第2季使用平均匯率31.05元兌1美元計算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