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美國AI晶片分三類管制,劍指中國! Nvidia如何跨過眼前三大挑戰?
連于慧 2025/1/14
美國宣布嚴格限制AI晶片銷售到全球各國家和企業,將AI晶片管制分為三類國家出口,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在全球市占率超過85%的Nvidia。事實上,Nvidia樹大招風的程度,近來面對諸多挑戰:(在此不討論Blackwell GB200過熱傳言的問題)
第一,Nvidia的資料中心客戶包括Google、亞馬遜AWS、Meta、微軟等占營收比重超過50%,但現在這些客戶都開始追求訂做自有的ASIC晶片,欲擺脫Nvidia的箝制,未來Nvidia的GPU性能必須追得夠快,不然很容易被客戶自製的ASIC替換掉。
第二,中國在2024年12月推出一款十分轟動的國產大語言模型DeepSeek,傳出只用了2048顆Nvidia「閹割版」H800,等同花了不到600萬美元的訓練成本,每個Token僅1/10的OpenAI成本,就達到相當於ChatGPT的效果。所謂此風不可長! 為什麼? 一旦中國流行起這種低成本、不花大錢就可以做出來的LLM大模型,那…Nvidia一直提倡的買越多、省越多的高算力GPU神話…還能繼續下去嗎?
第三,拜登政府臨別秋波,來個AI晶片全球大管制,擁有全球85%以上AI晶片市占率的Nvidia自然是受到最大影響,因此Nvidia直言不諱批評:這將阻礙全球創新和經濟成長,並且傷害了美國正在領先的AI領域領先地位。雖然部分人士認為像是中東、東南亞等並未在信任名單中的國家,未來可能轉向中國採購AI晶片,導致Nvidia流失GPU市占率,這部分還需商議與觀察。
根據美國最新推出的AI晶片分三個等級的國家進行管制:
第一級:涵蓋18個國家等關鍵盟友和夥伴,因為具備健全科技保護制度與科技生態系統,向美國購買AI晶片將不受任何限制,包括澳洲、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德國、法國、愛爾蘭、義大利、日本、荷蘭、紐西蘭、挪威、韓國、西班牙、瑞典、台灣與英國。
另外,將總部設立在上述18個第一級國家的企業,如果想藉由美國政府的全球終端用戶許可(UVEN),而將AI晶片輸往其他國家,必須要有75%算力留在第一級國家內,且其他單一國家的算力不能超過7%。還有,美國企業至少要有50%的算力留在國內。
第二級:以色列、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巴西、印尼、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AI晶片的採購都需要申請許可,主要是防範中國藉由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轉運的方式取得AI晶片。
在受限制的第二級國家中,單一國家最多可採購5萬個GPU,獲得特殊許可的情況下,部分國家在兩年內最多可採購32萬個GPU。針對大學、研究機構、醫療組織等單位,採購算力相當於1700個GPU不需要許可,也不計入國家晶片的上限。另外,遊戲機GPU有豁免權。
第三級:包括中國(含香港、澳門)、俄羅斯、伊朗、北韓、委內瑞拉、尼加拉瓜、敘利亞等23個國家,美國將禁止對這些國家出口先進AI晶片,把最強大的「封閉式AI模型權重」(closed-weight frontier AI models)納入管制,除了具體的晶片硬體受限外,也不能裝有運算能力強大的AI模型。
實施日期:將有120天的時間供公眾提出意見,因此要觀察拜登政府這次的臨別秋波拋出AI分級制度全力防堵中國發展AI技術,川普政府上台後是否會買單或是調整。
影響:
有120天的討論期,是否會重演2018年華為在禁令正式實施前,中國開始瘋狂囤貨事件?? 當時華為囤了可能有三年的晶片,台積電也開綠燈在禁令實施前,加速幫華為生產。
美國的大型資料中心微軟、Google、亞馬遜可以透過申請,繞過AI晶片的出口管制規定,允許這幾家大型資料中心企業在受美國晶片出口管制影響的國家持續部署算力和建置資料中心。
美國宣布嚴格限制AI晶片銷售到全球各國家和企業,將AI晶片管制分為三類國家出口,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在全球市占率超過85%的Nvidia。事實上,Nvidia樹大招風的程度,近來面對諸多挑戰:(在此不討論Blackwell GB200過熱傳言的問題)
第一,Nvidia的資料中心客戶包括Google、亞馬遜AWS、Meta、微軟等占營收比重超過50%,但現在這些客戶都開始追求訂做自有的ASIC晶片,欲擺脫Nvidia的箝制,未來Nvidia的GPU性能必須追得夠快,不然很容易被客戶自製的ASIC替換掉。
第二,中國在2024年12月推出一款十分轟動的國產大語言模型DeepSeek,傳出只用了2048顆Nvidia「閹割版」H800,等同花了不到600萬美元的訓練成本,每個Token僅1/10的OpenAI成本,就達到相當於ChatGPT的效果。所謂此風不可長! 為什麼? 一旦中國流行起這種低成本、不花大錢就可以做出來的LLM大模型,那…Nvidia一直提倡的買越多、省越多的高算力GPU神話…還能繼續下去嗎?
第三,拜登政府臨別秋波,來個AI晶片全球大管制,擁有全球85%以上AI晶片市占率的Nvidia自然是受到最大影響,因此Nvidia直言不諱批評:這將阻礙全球創新和經濟成長,並且傷害了美國正在領先的AI領域領先地位。雖然部分人士認為像是中東、東南亞等並未在信任名單中的國家,未來可能轉向中國採購AI晶片,導致Nvidia流失GPU市占率,這部分還需商議與觀察。
根據美國最新推出的AI晶片分三個等級的國家進行管制:
第一級:涵蓋18個國家等關鍵盟友和夥伴,因為具備健全科技保護制度與科技生態系統,向美國購買AI晶片將不受任何限制,包括澳洲、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德國、法國、愛爾蘭、義大利、日本、荷蘭、紐西蘭、挪威、韓國、西班牙、瑞典、台灣與英國。
另外,將總部設立在上述18個第一級國家的企業,如果想藉由美國政府的全球終端用戶許可(UVEN),而將AI晶片輸往其他國家,必須要有75%算力留在第一級國家內,且其他單一國家的算力不能超過7%。還有,美國企業至少要有50%的算力留在國內。
第二級:以色列、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巴西、印尼、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AI晶片的採購都需要申請許可,主要是防範中國藉由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轉運的方式取得AI晶片。
在受限制的第二級國家中,單一國家最多可採購5萬個GPU,獲得特殊許可的情況下,部分國家在兩年內最多可採購32萬個GPU。針對大學、研究機構、醫療組織等單位,採購算力相當於1700個GPU不需要許可,也不計入國家晶片的上限。另外,遊戲機GPU有豁免權。
第三級:包括中國(含香港、澳門)、俄羅斯、伊朗、北韓、委內瑞拉、尼加拉瓜、敘利亞等23個國家,美國將禁止對這些國家出口先進AI晶片,把最強大的「封閉式AI模型權重」(closed-weight frontier AI models)納入管制,除了具體的晶片硬體受限外,也不能裝有運算能力強大的AI模型。
實施日期:將有120天的時間供公眾提出意見,因此要觀察拜登政府這次的臨別秋波拋出AI分級制度全力防堵中國發展AI技術,川普政府上台後是否會買單或是調整。
影響:
有120天的討論期,是否會重演2018年華為在禁令正式實施前,中國開始瘋狂囤貨事件?? 當時華為囤了可能有三年的晶片,台積電也開綠燈在禁令實施前,加速幫華為生產。
美國的大型資料中心微軟、Google、亞馬遜可以透過申請,繞過AI晶片的出口管制規定,允許這幾家大型資料中心企業在受美國晶片出口管制影響的國家持續部署算力和建置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