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日月光吳田玉:硬體卡住AI發展,呼籲單一公司分享資源

連于慧
SEMICON Taiwan 2024即將開展,今年SEMICON Taiwan的大師論壇中,三星和SK海力士兩大記憶體廠首度同台,成為該展覽一大亮點。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在今日展前記者會中表示,眼前的半導體產業是他從業40年以來,第一次看到硬體居然會成為新機會的瓶頸,不管硬體做再太快,軟體都馬上可以全部用光光,目前這情況雖然只發生在AI雲端,但一葉知秋,顯見未來在發展邊緣運算、機器人的路上,都需在各種技術層面努力突破。

 

吳田玉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間,半導體產業第一次被推上全世界的第一線,當時台灣只是配角。這次AI浪潮不一樣,台灣製造業被推到全世界舞台的第一線。
 

他更指出,現在全世界的AI客人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把所有壓力集中在台灣的少數公司,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利益,當全世界在舞台上競爭,而你就是那個瓶頸的時候,我們得到的好處和機會是什麼? 
 

隨後吳田玉又表示,今天AI的問題不是單一封裝、晶片、系統廠商能解決,過去把晶片做好就能解決80%問題的時代已經過了,現在應該是全產業的人合作,半導體人應該要讓全世界的好朋友聚在一起分享資源,在最短時間抓到比較正確的方向,用團隊的力量彌補單一公司資源和時間的不足。
 

他的言下之意,難道是在呼籲台積電應該要分享一下獨步全球的AI硬體晶片CoWoS先進封裝的技術或是訂單?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研究資深總監曾瑞榆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也有詳盡解析,以下是幾個重點:
 

  • 2024年的半導體營收每一季和去年同前比較都成長超過20%,細究原因:除了庫存回補,主要反映兩大驅動力:AI和記憶體產業的復甦。

  • 2024年如果不算記憶體,半導體營收成長只有10%,假使再拿掉AI應用貢獻,那2024年半導體營收成長則只有3%。

  • 2024年半導體產業成長高度依賴AI和記憶體,展望2025年,無論是通訊、電腦、工業、車用等領域預計都會復甦。尤其是目前需求最弱的車用和工業用領域,到了2025年上半庫存會到新低點,2025年可望有回補庫存機會。

  • 中國在2023年下半~2024年上半,對於半導體設備的投資高速成長,細究背後原因:建構自己成熟製程的國產化供應鏈產能,以及擔心未來有更強烈的出口管制制裁,因此提前購買非常多的半導體設備。

  • 半導體設備投資軍備競賽,各國大舉投入下是否會造成產能供過於求? 從資本密集度(半導體銷售/設備投資)來觀察,根據過去30年經驗,全球半導體的資本密集度平均約在15%,但2023年居然達到20%,一旦資本密集度接近20%時,根據經驗確實有可能有供過於求發生。但這次各國的高度資本投資,並非反應正常市場供需,而是地緣政治下,各國對於半導體設備和產業鏈建置的軍備競賽。

  • 封裝與測試產業在經歷兩年下滑後,2024年測試產業會有7%成長,封裝有10%成長,而這兩個產業在2025年都會有超過20~~30%成長。

  • DRAM方面,2024年和2025年有大幅度成長,尤其2025年DRAM投資會達到190億美元近年高點,關鍵原因是記憶體大廠對於HBM投資。

  • NAND Flash方面,2023年和2024年維持低檔的投資,2024年甚至比2023年還低一點,因為2023年有來自中國的投資,但2024年變少。展望2025年,預計NAND Flash投資會恢復,但主要並非新產能,而是製程微縮。2024年NAND Flash產業最大課題是把產能利用率拉高,把之前減產的復產,未來重點會是把3D NAND的層數拉高,終端主要的驅動力是企業級SSD帶動。

  • 12吋晶圓設備投資:
2023年~2024年:成熟製程投資帶動。

2025年~2027年:預計會有連續三年高速成長,2025年12吋設備投資更上看1200億美元,2026和2027年投資會分別超過1400億美元。
 

  • 淺談一下各區域半導體廠的投資:

中國:2024年半導體投資金額高達500億美元,這完全創下單一區域半導體投資的歷史新紀錄。不過,中國高速投資半導體的腳步,預計到2027年會恢復正常水準,預估當年度的投資金額會降到350億美元。
 

除了中國之外,到2017年無論是韓國、台灣、日本、歐洲、美國、東南亞的半導體投資金額都是上升。
 

美國:到了2027年,美國在晶圓廠上的投資會到與台灣、韓國並駕齊驅,都有超過300億美元水準,以CARG來看,2023~2027年達到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