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于慧 2025.7.3
Nvidia黃仁勳屢次對美國制裁中國AI晶片的政策表達不滿,公開劍指華為。其實中國GPU技術除了華為之外,另一股勢力是新創公司「國產GPU五小龍」(寒武紀、壁仞、燧原、摩爾線程、沐曦)的圍堵,雖然技術實力與Nvidia差距甚遠,但傳出中國政策是:只要是被美國列黑名單或是管制的企業,會優先開綠色通道IPO。
近日,北京摩爾線程和上海沐曦申請科創版IPO都正式獲得受理,這兩家GPU企業都是2020年成立,更值得關注的是,摩爾線程的多位創始成員幾乎都是來自於Nvidia,而沐曦也有多位創始成員是來自AMD。
其中,摩爾線程在2023年10月與另一家GPU明星公司壁仞同時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因此確定不能在台積電投片。沐曦則是未上美國黑名單,但業界傳出,原本在台積電投片的沐曦,因為台積電在美國對AI晶片嚴格管制下,合規標準提高,沐曦可能會轉去三星投片,主要是三星在先進製程上也蠻缺客戶的,只要不是上黑名單的企業,標準或許可以放寬。
根據業界透露,美國出口管制是緊咬中國AI晶片不放,除了在黑名單上的企業外,台積電審查客戶的合規標準越來越緊,但並非是所有GPU公司都不能代工,還是要看產品的性能、電晶體等條件,還有就是一些舊產品多數還能投片,但新規格的產品大多都被擋下來。至於這些GPU公司沒有了台積電的代工來源後,會去找誰代工??請自己發揮想像力!
隨著美中開始對話,部分出口管制逐漸鬆綁,像是EDA解禁,但Nvidia的AI晶片涉及最敏感的「算力即國力」議題,估計很難從嚴格的出口管制中脫身。 Nvidia除了宣布未來財務預測剔除中國區之外,也將持續設計降速、用GDDR取代HBM高頻寬記憶體的降規版GPU來鞏固中國AI晶片市佔率。不過,Nvidia在中國可銷售的產品一直降規,快要被本土的GPU廠商產品追上,尤其是華為,那絕對是黃仁勳心頭的那一根刺!
中國GPU分為兩股勢力,一是黃仁勳念茲在茲的華為,另一股勢力是非華為的本土GPU/AI加速器新創公司,主要是「國產GPU五小龍」,包括寒武紀、壁仞、燧原、摩爾線程、沐曦,其他廣義的AI公司還有剛剛宣布合併的海光與曙光、天數智芯、崑崙芯等。其中,寒武紀、壁仞、摩爾線程三家都上了美國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業界也傳出只要是上了美國黑名單的企業在申請IPO時,會特別開「綠色通道」加速審核通過,日前沐曦和摩爾線程兩家都成功申請科創版IPO。
沐曦和摩爾線程兩家兩家GPU公司指出,中國GPU市場生態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國產比重非常低,也自知國產AI晶片性能與Nvidia相去甚遠,尤其是軟體和技術標準適配上,用戶習慣遷移十分困難,但因為美國出口管制因素,海外廠商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已經開始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本土AI晶片市占則是顯著上升,呈現漸進式發展,此時是本土GPU廠商搶市的好契機。
摩爾線程成立於2020年6月,註冊資本為4億元,以自主研發的GPU為核心,至今摩爾線程已推出四代的GPU架構。摩爾線程的實際控制人是其創辦人張建中,包括張建中和多位共同創辦人都是出身Nvidia。
張建中(摩爾線程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2006年~2020年任職Nvidia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2001年~2006年在中國戴爾擔任全球客戶部任總經理。
周苑(摩爾線程共同創辦人)2004年~2020年在Nvidia任市場生態高級總監;
張鈺勃(摩爾線程共同創辦人、董事、副總):2013年~2017年在Nvidia擔任GPU架構師,2017年~2020年在Pony AI基礎架構部門擔任主任工程師;
宋學軍(摩爾線程副總經理):2004年~2011年在Nvidia擔任高級銷售經理;
楊上山(摩爾線程副總經理楊):2012年~2020年在Nvidia擔任GPU架構師。
摩爾線程在招股書上指出,產品在部分性能指標上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對部分「卡脖子」領域核心產品的突破,如MTT S80顯示卡的單精度浮點算力,效能接近Nviida RTX 3060;基於其MTT S5000產品所建構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過同等規模國外同代系GPU集群運算效率。
摩爾線程在2022年~2024年期間,累計營收為6.08億元,累計淨虧損50億元,這IPO預計募資人民幣80億元,用於新一代AI訓推一體晶片的研發和補充流動資金。前五大客戶約佔接近90%,公司揭露的2023年大客戶包括百度與京東。
沐曦的多位創辦人也都是出身AMD如下:
陳維良(沐曦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兼CEO):曾擔任AMD全球GPGPU設計負責人
楊建(沐曦聯合創辦人兼CTO、硬體架構師):曾擔任AMD大中華區科學家Fellow。
沐曦先前已經完成8輪融資,包括中國紅衫、經緯創投、上海國資、真格基金、聯想創投等都有參與。根據沐曦的招股估,累積所有GPU銷量超過25000 顆,主要收入來源為訓推一體晶片曦雲C500系列。沐曦在軟體生態上,也推出自主建構的MXMACA,強調高度兼容主流的Nvidia CUDA生態。
沐曦目前財報仍在虧損階段,累虧金額約32億人民幣。此次IPO預計募資約人民幣39億元,其中24.59億元用於「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發及產業化專案」、4.53億元用於「新一代人工智慧推理GPU研發及產業化專案」及9.91億元用於「面向前沿領域及新興應用場景高效能的GPU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