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陳立武喊話川普:英特爾是美國半導體製造血統最純正的嫡長子,地位無可取代
連于慧 2025/4/1
加入英特爾14天的陳立武,在Intel Vision 2025大會上表示:「在AI數據領域,我對英特爾目前所處的地位並不滿意,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了,我們將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朝着一個更具競爭力的系統目標邁進。這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
陳立武也表示,持續推動18A和未來的14A工藝,18A製程按計畫進行,目前即將完成首批外部流片,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Panther Lake客戶端運算處理器,以及進入大規模量產。同時也將開始準備第一次外部客戶的生產,代工業務非常需要時間,與他是非常有耐心的。他也強調一向喜歡做長期生意,建立2~3個非常重要的客戶關係,幫助英特爾推動性能提升,十分至關重要的。
值得關注的是,陳立武在Intel Vision 2025大會上強調英特爾是「唯一一家設計並製造先進晶片片的美國公司」,意味著英特爾「不可或缺的產業角色」。他更喊話,「很高興看到川普政府著重於強化美國技術和製造業,期待着與川普政府密切合作,重建美國晶片產業地位。」
在台積電宣布加碼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以及陳立武上任英特爾CEO之後,外界對於川普政府還會不會要求台積電以各種形式來「援助」英特爾的傳言仍未止歇,即使被點名一起參與「Intel救援計畫」的黃仁勳公開表示沒有被邀請參加這個Party,市場對於相關傳言仍不敢輕易放下。 陳立武今天的談話,刻意淡化英特爾尋求外援的說法,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強調英特爾的美國製造血統純正,地位是無法可取代,對川普喊話英特爾才是美國半導體製造的嫡長子!
他也提到他的職業生涯,早期創辦了華登國際,只有300萬美元基金,都是家族朋友參與投資,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來發展成為50億美元的基金規模。業界都認同,陳立武確實是半導體的信仰者,無論是產業高峰低谷,都不減他對半導體新創公司投資的熱愛,多年來她陸續參與了高速連接、光子技術和新材料等相關領域的投資。細數數十年來,他完成了251筆與半導體相關的投資,其中有43家成功上市,25家獲得併購。他也投資了AI安全、虛擬AI和生命科學醫療創新等多個領域。
有了在華登國際的經歷,機緣之下EDA公司Cadence邀請他當CEO,多次透過併購增加市佔率,包括收購了Denali和Tensilica,成功提升公司的年增長率,並且大幅提高股東回報和公司市值。
有人問陳立武爲什麼會在此時選擇接下英特爾CEO? 他回答:「我熱愛這家公司(他曾擔任英特爾董事兩年),看着它掙扎讓我感到很痛苦,在知道自己能夠幫助公司扭轉局面的情況下,我不能袖手旁觀。我清楚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特爾的困境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他談到計算領域,這是英特爾的強項,但現在競爭非常激烈,未來要強化產品路線圖。同時,他也看好邊緣AI計算是下一個前沿領域。談到數據中心,他表示英特爾確實失去了一些優秀的人才,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吸引行業內最頂尖的人才回歸或加入公司。陳立武強調,他對英特爾在AI產業所處的地位並不滿意,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了,需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朝着一個更具競爭力的系統目標邁進,這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但相信一定能做到。
最後他表示:有人問我計劃在英特爾待多久,只要公司需要我,我就會待在這裏,可能只有3個月,也可能會留下15年,在我的領導下,英特爾將回歸到工程優先,並且重新像創業公司一樣運作。
加入英特爾14天的陳立武,在Intel Vision 2025大會上表示:「在AI數據領域,我對英特爾目前所處的地位並不滿意,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了,我們將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朝着一個更具競爭力的系統目標邁進。這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
陳立武也表示,持續推動18A和未來的14A工藝,18A製程按計畫進行,目前即將完成首批外部流片,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Panther Lake客戶端運算處理器,以及進入大規模量產。同時也將開始準備第一次外部客戶的生產,代工業務非常需要時間,與他是非常有耐心的。他也強調一向喜歡做長期生意,建立2~3個非常重要的客戶關係,幫助英特爾推動性能提升,十分至關重要的。
值得關注的是,陳立武在Intel Vision 2025大會上強調英特爾是「唯一一家設計並製造先進晶片片的美國公司」,意味著英特爾「不可或缺的產業角色」。他更喊話,「很高興看到川普政府著重於強化美國技術和製造業,期待着與川普政府密切合作,重建美國晶片產業地位。」
在台積電宣布加碼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以及陳立武上任英特爾CEO之後,外界對於川普政府還會不會要求台積電以各種形式來「援助」英特爾的傳言仍未止歇,即使被點名一起參與「Intel救援計畫」的黃仁勳公開表示沒有被邀請參加這個Party,市場對於相關傳言仍不敢輕易放下。 陳立武今天的談話,刻意淡化英特爾尋求外援的說法,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強調英特爾的美國製造血統純正,地位是無法可取代,對川普喊話英特爾才是美國半導體製造的嫡長子!
他也提到他的職業生涯,早期創辦了華登國際,只有300萬美元基金,都是家族朋友參與投資,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來發展成為50億美元的基金規模。業界都認同,陳立武確實是半導體的信仰者,無論是產業高峰低谷,都不減他對半導體新創公司投資的熱愛,多年來她陸續參與了高速連接、光子技術和新材料等相關領域的投資。細數數十年來,他完成了251筆與半導體相關的投資,其中有43家成功上市,25家獲得併購。他也投資了AI安全、虛擬AI和生命科學醫療創新等多個領域。
有了在華登國際的經歷,機緣之下EDA公司Cadence邀請他當CEO,多次透過併購增加市佔率,包括收購了Denali和Tensilica,成功提升公司的年增長率,並且大幅提高股東回報和公司市值。
有人問陳立武爲什麼會在此時選擇接下英特爾CEO? 他回答:「我熱愛這家公司(他曾擔任英特爾董事兩年),看着它掙扎讓我感到很痛苦,在知道自己能夠幫助公司扭轉局面的情況下,我不能袖手旁觀。我清楚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特爾的困境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他談到計算領域,這是英特爾的強項,但現在競爭非常激烈,未來要強化產品路線圖。同時,他也看好邊緣AI計算是下一個前沿領域。談到數據中心,他表示英特爾確實失去了一些優秀的人才,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吸引行業內最頂尖的人才回歸或加入公司。陳立武強調,他對英特爾在AI產業所處的地位並不滿意,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了,需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朝着一個更具競爭力的系統目標邁進,這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但相信一定能做到。
最後他表示:有人問我計劃在英特爾待多久,只要公司需要我,我就會待在這裏,可能只有3個月,也可能會留下15年,在我的領導下,英特爾將回歸到工程優先,並且重新像創業公司一樣運作。